<video id="q3siv"><ins id="q3siv"></ins></video>
      1. <acronym id="q3siv"><thead id="q3siv"></thead></acronym>
        1. <wbr id="q3siv"></wbr>

            <i id="q3siv"><th id="q3siv"><ruby id="q3siv"></ruby></th></i>
          1.   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 正文
            關于申報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的請示
            [來源:admin | 作者:admin | 日期:2013年4月7日 | 瀏覽2245 次] 字體:[ ]

            省教育廳:

                根據《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印發<湖南省職業教育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規劃>的通知》(湘教發201149)、《關于印發湖南省職業教育“十二五”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建設基本要求(建設方案)的通知》(湘教發201113)和《關于湖南省職業教育“十二五”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申報遴選及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湘教通2011230)文件精神,提出的“加快我省職業教育骨干體系建設”的要求。根據“對接產業、工學結合、提升質量,推動職業教育深度融入產業鏈,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方針。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現申請將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列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建設背景

             ()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迫切要求專業建設改革發展。我市工業基礎雄厚,全市擁有工業企業170余家,其中規模企業達到64家,依托傳統機械制造業的優勢,以湖南中聯重科車橋有限公司、雅琪服飾有限公司、湖南喬銳服裝紡織有限公司、湖南益林紡織有限公司等規模企業為核心,已建成集服裝紡織、機械制造、造紙、電子、鹽化工、食品等產業的“省級工業集中園區”,2011年園區內工業總產值120億元,其中過億元的企業22。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職業教育提供人才支撐,據市相關部門聯合調查統計,全工業企業年需技術工人3000余人。近幾年,約有35000余名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創業,因此,加快專業建設改革發展步伐,將進一步促專業與產業對接,使之成為市域技能型人才培養中心、市域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和技術推廣中心,是專業建設改革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

                (二)區域教育發展現狀和趨勢迫切要求專業建設改革發展。長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強力推進教育強市戰略。全市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成為全省的一面旗幟。一是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我市在全省率先高標準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近幾年來初中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比例達到95%以上,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為了優化全市高中階段教育結構,確保普職比例大體相當,市委、市政府停辦了津市二中,全市現只設津市一中1所普通高中和津市職業中專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近幾年普職招生比基本保持在11左右。二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我市職業教育起步較早,早在1986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我市列為全省兩個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市,1988年5月,學校被省教育廳被確認為全省首批重點職業中學,19965月學校被教育部被確認為全省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按照省教育廳“兩個轉型”的要求,實施職業教育戰略轉移,即從“規模擴張型”向“內涵提升型”轉移,從“勞務輸出型”向“服務地方產業主導型”轉移。市政府為促進學校內涵建設,在繼續加大職教投入,全面落實職教經費的同時,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的意見》,為學校改革發展和專業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加快專業建設改革發展成為我校的必然選擇。

            (三)企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要求專業建設改革發展。21世紀我省提出實現工業化進程戰略目標,之后,湖南工業迅速的崛起,各級大型專業市場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服裝各類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這將大力推動服裝設計、生產、銷售等行業的發展。我市突出“工業立市”核心發展戰略,圍繞工業帶動、新農村建設、商貿活市開展工作,全市經濟呈現出穩健快速的發展態勢,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一是產業集群逐漸形成;二是特色農業產業凸現;三是商貿市場穩中見旺。面對本市穩步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技能型人才出現了大量的缺口,就服裝紡織企業,一般技術工人缺口1000多人。據廣泛市場調研,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能型服裝設計與工藝制作人才大量缺乏。在這樣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下,加快專業建設改革發展成為我校辦學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

            二、項目建設基礎

            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自開辦以來,始終堅持以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團隊和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建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紀初,有日本海外協力隊名取美香子、田上紀代美、木村牧子等3名服裝教師來我校交流執教達4年之久,給專業建設發展融入了先進的國際理念。專業經28年發展和積淀,已具有較好的改革發展基礎。

                (一)學校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服裝產業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關注服裝產業新崗位、技術與技能要求,適時調整了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實施了專業對接產業的動態調整。

                (二)學校與廣州永進新服飾有限公司、益佳服飾有限公司、雅琪服飾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實施了“工學結合、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三)專業人才培養以技能為主線,分階段訓練,探索了“工學結合、崗位輪訓”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四)專業課程對接服裝產業對崗位人才的需求,構建了“工作崗位流程型”的課程體系,開發了3門“工作崗位流程型”、模塊化的校本講義。

                (五)目前,該專業在校學生236人,有專業專任教師10人,企業兼職教師4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名,建立了“雙師型”教師隊伍成長機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師培養培訓制度,開展以企業頂崗培訓為主的各類培訓,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升。

                (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校辦服裝廠,專業現有實習實訓室12個,工位230個,實習實訓場地總面積達2300多平方米,設備設施總價值達330多萬元,構建了設備先進、功能完備、工位足夠的專業實踐教學場所。

                (七)充實了專業紙質和電子圖書,建設了仿真實訓室1間,開發了3門校本講義的電子教案,設立了教學資源包,滿足學生學習需要。

                (八)制定了教師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和激勵機制,實施了“過程監控、績效考核、目標管理”有機融合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體系。

                (九)依托校辦服裝廠經濟實體,開展了生產性實習實訓、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技術服務,為常德市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提供賽點服務,2011年完成各類培訓350人。學生獲取“雙證書”率達95%以上,一次性就業率達96%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0%以上。

                (十)專業依托常德市服裝聯組主持單位和紡織服裝人才培養與使用協會的機構平臺,開展了服裝專業教學教研、行業企業對話交流、教學比武等活動,在專業研究、專業建設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三、項目建設目標

            根據《關于印發<湖南省職業教育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規劃>的通知》(湘教發201149)要求,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改革發展要緊扣“對接產業、工學結合、提升質量,推動職業教育深度融入產業鏈,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方針。結合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實際情況,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把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建設成為“省級特色專業”,提出了以下建設目標。

            (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創新專業對接產業的能動機制建設。

            (二)加強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形成學校、企業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共建人才培養基地,使之成為區域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中心的建設。

            (三)重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四)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重點推進模塊化教學、項目教學及現場教學建設。

            (五)全面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內涵建設。

            (六)健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運行機制,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在校企合作辦學過程中互利共惠,建好校辦服裝廠經濟實體。

            (七)開發系列校本教材和教輔資料,在校園網和職教新干線上建好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融教學、生產、技能鑒定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

            (八)制定教師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和激勵機制,健全“過程監控、績效考核、目標管理有機融合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

            (九)建全融教學、生產、技能鑒定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提升為企業、社會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推廣服務能力建設。

            (十)強力推進改革創新,緊密對接產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創新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創新教育內容為重點,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專業建設內涵,為區域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提供改革創新、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的示范。

            四、項目建設內容

            根據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實際,經專業建設領導小組科學規劃和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參與下,在爭取“省級特色專業”項目建設過程中重點突出以下內容,以期達到示范、引領作用。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完善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工學結合、崗位輪訓”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構建“工作崗位流程型”課程體系。開發系列校本教材和教輔資料,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全融教學、生產、技能鑒定于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二)加強教師團隊建設。建立教師成長機制,以提高教師德育工作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實訓指導能力為重點,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培養省級專業帶頭人1名,市級專業帶頭人2人,培養骨干教師4名,全體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或省級培訓、下企業頂崗培訓。

            (三)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工學緊密結合”的長效運行機制,建立校企對話機制,建全人才培養工作任務分擔機制。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由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二層干部及專業帶頭人為成員的專業建設領導小組。

            (二)制度保障

            建立項目建設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全員參與制度、激勵獎懲制度、教代會定期審核制度等,強化過程管理、強力推進,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

            (三)經費保障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途徑籌措經費的機制。本項目建設資金預計總投入198.9萬元,資金來源:省級財政投入120萬元,地方財政投入60萬元,學校投入6.9萬元,企業投入12萬元資金或物資。學校設立項目建設?钯~戶,實行?顚S,并由教職工代表進行實時監控,財政、紀檢全程監督。

            綜上所述,我校申報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立項“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時機、條件均已成熟和具備,懇請批準立項建設。

            專此請示,請批復。

            湖南省津市職業中專學校

            0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責任編輯:admin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項目申報表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_又大又粗又爽αA级毛片_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_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video id="q3siv"><ins id="q3siv"></ins></video>
                1. <acronym id="q3siv"><thead id="q3siv"></thead></acronym>
                  1. <wbr id="q3siv"></wbr>

                      <i id="q3siv"><th id="q3siv"><ruby id="q3siv"></ruby></th></i>